专注石材化工行业20年
...
在第十五届广州国际酒店用品展览会,来到雅伦建筑石料公司的展场,又见到张利权先生活跃忙碌的身影。他正与西班牙COOR&KLEEVER公司负责人共同主持"水晶护理系列K2、K3全新包装行动"推介活动。眼前的张先生,中等身材,结实健硕,白色T恤衬着鲜红背心,格外引人注目。他泛着红光的脸庞,总是洋溢着微笑、友善和自信,他是如此神采奕奕、矫健敏捷,令人很难相信他已迈入"耳顺之年"。张先生十分健谈,而且总是"三句不离石材"——他在石材业界摸爬滚打40多年了,听他深情忆述自己的成长史和发展史,反而倒像展示中国现代石材业"鸟枪换炮"非凡历程的一幅绚丽画卷……慈父授子"石头经" 张利权先生出生在香港一个石材世家,他的父亲张金寿老先生原籍上海,在十里洋 场的黄浦滩长期从事云石工程,是上海石材工程业界声望甚高的"老行尊"。1938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中环总行大厦的承建商专诚来到上海,特聘张金寿先生赴港承担该大厦的云石工程。1947年,他创办了香港第 一间专业石材厂"香港云石厂"。他一方面以自己的声誉和口碑,广揽香港多项大型建【图为张权利先生(下一)在石材展览会上】 筑的云石工程,迅速成为香港石材业界的翘楚;另一方面,他又言传身教,为香港建造业培养了一大批云石工程的技术人员和熟练石工。这样,他在香江扎下深根了。 张利权先生从小就生活在"被石头包围"的家庭环境里。他充满好奇地看着父亲把一块块不起眼的粗石,经过开锯、打磨、精心拼接,变成变化万千、五光十色、晶亮照人的石板,使那些大厦豪宅熠熠生辉。他觉得爸爸的双手像魔术师一样,令普普通通的石头变得如此美丽动人。他决心:我长大了,也要像爸爸那样有本事! 张金寿博闻强记,他常常引经据典给儿子讲"石文化":"几千年前的《诗经》就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句子,’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中国人几千年前就懂得加工石材了。中国地大物博,石头最多,有着永远都发掘不尽的宝库啊!"父亲的教诲,耳濡目染,就像石刻一样深深地影响张利权的一生。他从1967年开始进入云石行业,跟着父亲蹲工厂、跑工地,在办公室参与工程策划。他眼到手到、注重实践、积累经验,迅速成为父亲的好助手。父亲的胆识、学问与品格,成为他学习的楷模。熟悉他的朋友都说:"张氏父子,不仅是石材业的行家里手,还是有经验、有魄力、有创见、有品位的儒商,这在石材业界里真是难能可贵啊!"初露锋芒建基业 雏鹰只有敢于展翅高飞,搏击风云,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潜能与生命的价值。1970年,年方二十三的张利权先生在香港成立了"利权云石厂"。风华正茂的他深知香港石材业界是藏龙卧虎之地,面对激烈的商业竞争,凭着他过往丰富的经验,"选料出色、手工精细、准时交货"的公司宗旨。他的公司真正是客似云来,业务蒸蒸日上了,他尝到了洞识先机的甜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利权云石厂成功地承造了香港众多著名建筑的云石工程:香格里拉大酒店、半岛中心、根德大厦、南洋商业中心、远东金融中心、红磡商业中心、中南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九龙总行、东昌大厦、大富豪夜总会、安达中心、金钟道政府合署大楼……;数不清的酒店、戏院及住宅装修工程,留下了利权云石厂的杰作。热眼向洋看世界 张利权常常忘情地徜徉在香港的"石屎森林"之中,当他看到自己公司承造的工程时,仿如见到自己亲手抚育的孩子,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亲切。这是他成功创业的一个个"脚印"啊!然而他没有陶醉于成功与发展的喜悦之中——有时,他发现原来光洁明亮的云石如今竟失去了完来应有的光泽;原本干净明快的花岗岩却变得"灰头上脸"……。他心里隐隐作痛,石材的污染、侵蚀、风化……这真是令人伤透脑筋的顽症啊!有一天,报纸上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如电光火石,令他眼前一亮:"对呀,为什么不看看国外石材保养有什么妙计呢?我不能坐井观天了!" 机遇总是首先"照顾"有心人的。张利权在意大利参观一个云石展览会,在一个不起眼的展柜角落发现一个不起眼的东西——"钻石手刷",是专供云石打磨用的。他问展馆工作人员:"这个小东西卖多少钱?"工作人员说:"六款一套,售价100美元。"张利权一听,暗暗咋舌:"在香港买一张水磨砂纸只是一两块钱,这套小小的东西居然要八百多港元才能买到,真是天价啊!"但他冷静一想:或许贵有贵的道理,如果它贵而无用,生产商岂不关门大吉?推出这玩意,一定有它与众不同的功效,而且会让你使用之后就非再用它不可。他马上买下了一套钻石手刷。回到香港家中,一眼就看到花园中那张云石桌面,五年来任由日晒雨淋,它已非常残旧了,完全失去昔日的光彩。他灵机一动,让八岁女儿用这种钻石手刷去磨一磨这块云石圆桌。小女儿很有耐心,按照爸爸的吩咐,由大号手刷一直磨到小号手刷。一个半小时后,女儿兴冲冲地说:"爸爸,我磨好了!"张利权上前一看,顿时目瞪口呆:"嘿,那残旧的云石桌面怎么一下子变得像新买的一样?真神啊—— 一个八岁幼女,只凭这一套钻石手刷,竞能做出有20多年经验的老师傅也难以做到的效果,真是不可思议!"他既兴奋又激动,把这套手刷命名为"神奇砂纸",迅速引进香港市场石材市场成为业界争先使用的云石翻新护理工具。这件事使张利权一下子开了窍:"先进的工具是石材工人手中的’利器’,它可以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我要一马当先去宣传、推广、销售各种先进工具改变石材业同行的价值观!"乐为"利器"鼓与呼 1981年,他成立了"雅伦建筑石料公司",把原来承接云石工程转型为专营石材贸易生意,从世界各地进口一级光板和新的石种,引导香港及内地石材市场"热眼向洋看世界"。他第一道板斧就是将意大利最新产品人造石ADIGE MARMORESINA推出市场,在三年间把人造石的品牌打响,成为石材的新宠,销量达到厂方生产销售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一招,也使雅伦建筑石料公司迅速名扬八方了。与此同时,意大利的石材工业已走在世界的尖端,而化工产品则起着功不可抹的作用,具有敏锐市场触角的张利权早在80年代初就多次到欧洲参观各大展览会,希望能将新产品、新概念带进香港石业。云石胶的面世,令石材工业跨进了一大步。他决心要将云石胶带回香港,惠及同行。经多次与意大利TENEX公司洽谈,在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取得了云石胶的经销权,并将"TENEX"以中文"大力士"冠名。很快就使"大力士"云石胶成为业界首选的粘合产品,成为石材业新产品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1988年,他受到美容院"肌肤美容护理"的启发,总结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率先提出"云石护理"的科学理念,受到国内外石材业人士的认同与推崇。他深知道:一座建筑物中的云石工程就是她的"脸面",是令人最触目的"第一印象",如果能做到孔夫子所说:"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那该多好啊!可惜,沿用守旧的技术和原始的工具,是难以做到"历久常新"的。他苦思苦想,试图找到一种理想的产品和工艺,但效果总是强差人意。1989年,当得知西班牙COOR&KLEEVER公司生产的K2水晶加硬剂、K3加光剂突破了光蜡、光粉等传统用品功能单一的局限,把大理石所需的去污、加硬、加光、防滑四大功能有机地完美地结合于一体,而且操作简便,配合低转速地台机使用,就能保持大理石地台历久不变、日日如新的效果。张利权如获至宝,马上从西班牙引进了K2、K3水晶加硬产品和技术,并向石材业界广为宣传推介。雅伦建筑石料公司捷足先登,为香港富豪酒店、沙田帝都酒店、尖沙咀美丽华酒店、洲际酒店、帝苑酒店、文化东方酒店、四季酒店以及金钟太古广场、天盛苑商场、又一城购物商场、数码港、香港赛马会等著名建筑提供最完善的云石护理服务。香港金钟太古广场使用K2、K3至今20年,尽管天天人流如潮,但地台白石一直保持光洁晶亮的晶面效果,从来没有接到有关护理质量的投诉。事实胜于雄辩:西班牙的水晶加硬产品已成为世界各地一级物业指定采用的云石护理品牌。 随着当时建筑石材业迅猛发展的需要,张利权不失时机扩大经营项目,把外国石材业的新机械、新工艺、新工具、新技术以及石材业名牌化学用品不断在香港市场推介。这一来,不仅迅速启动了石材市场的贸易,还使香港及内地石材业界大大拓阔了国际视野,促使业界掀起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与设备更新,使石材业界迅速跟上国际石材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步伐。张利权感慨地说:"我差不多是引进和激发了一场石材业的革命啊!"雄鹰振翅展神州 张利权并不满足于此,随着香港市场的业务不断扩大的、和发展,在1993年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决心将国外的先进产品、技术、工具等引进国内,带动中国的石材行业走向现代化。他先后与广州协和云石护理装饰公司,深圳协佳云石公司(现更名为深圳协昌石材有限公司)珠海诚信装饰材料行等达成经销协议,将雅伦公司的产品如大力士云石胶,K2、K3水晶加硬加光剂,钻石磨碟、电动工具、新型机械带入国内市场,改变了国内石业的落后局面,其后进一步在广东、北京、上海、南京、福建、成都汕头等地区设立经销商,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在短短的几年间,香港雅伦建筑石料公司就在国内石材行业中享有盛誉,销售的各类产品更是质量和信心的保证。1997年5月,为了使石材化工产品在中国石材业的普及化,张利权与意大利GENERAL通用化工合作,在国内自置厂房,引进意大利先进机械、配方、原材料及工艺等,生产出中国的第一罐"大力士"云石胶,并陆续生产一系列的粘合产品、防护产品、清洁产品以及加光产品,成为国内的知名品牌 -"ITALCINA",更远销至东南亚地区。不用扬鞭自奋蹄 张利权先生把一生不懈奋斗视为"登山"——不仅要发现和发掘山中的宝藏,还要学会欣赏沿途秀丽的湖光山色。他总觉得,建筑石材只是石头功能之一,而"石文化"却是有待我们开发的又一个宝库。他常对公司的员工说:"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度。毛泽东曾在诗词中把莽莽昆仑山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留中国。这是多大的气魄、多大的手笔啊!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石头的民族之一,石文化的学问深奥得很!"听者无不为之折服。1998年,张利权成立了"意大利石艺公司",供应世界各地"另类石材"及工艺品与装饰建材,为石材业界开拓了一个有无限发展前景的新领域。 张利权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要把自己的"鼓与呼"办成期刊,广为散发——1997年,他创办了一份专业刊物《石业新知》,专门介绍石材业的新趋势、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每期印3000份,免费派发于国内外同行阅读参考。张利权苦笑着说:"这是一份轻枷重罪的差事——公司的业务够忙的了,我还要挤时间写稿、编辑、排版、印刷、寄递。正如一位文化名人所言:’有生以来,无此大忙。’但能让广大同行跟上潮流,通晓效法。虽苦犹乐,值!" 张利权最喜欢一幅大理石纹拼画《赤壁》,在忘我的品赏中,他轻声吟诵: "…… 乱石穿云,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他,已经浑然进入心胸豁达的境界了…… ...
...